到目前为止,存在几种区块链怀疑论者。其中包括受当前偏见影响的人,幻想破灭的人以及那些花时间真正了解近期趋势,但由于他们的经历或信仰而得出负面结论的人。与此同时,不同的区块链社区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分歧。
以下为整个区块链行业基于的几个基本假设:
1.大规模的用户采纳
许多批评者的第一个理由是区块链技术只能复制集中系统已经实现的用例,因此,普通用户没有理由转换系统。
虽然在采纳的第一阶段,会存在这些仿真用例,但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功能。互联网最强大的用例生成距离最初采纳该技术已经很多年。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在仿真时期获得用户采纳。
与其寻找一种可以解决未来消费者苦恼的未来应用,我们应该观察比特币、以太坊和当今市场上数以百计的其他代币如何通过类似的模式获得用户采纳。
然而,如果这个假设可以成立,那我们也必须假设,早期采纳者不会排挤后来的采纳者(网络太昂贵/使用不稳定),而投资者最终会成为用户,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区块链假设。
2.代币应具有多重身份
代币有两种角色——既是使用网络服务的资格,也是在网络中进行投资的工具。这意味着代币价格会更加不稳定,这就降低了它作为价值转移的效用,因为被交换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会迅速波动。
这造成了代币投资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投资者希望价格上涨,而消费者则希望价格保持稳定。
假设投资者也是消费者,代币的双重身份将会阻止参与者使用代币来交换网络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这使得网络和代币都失去了使用价值。
虽然大多数项目尚未发展到网络可以提供任何实用价值的阶段,但最近一些面向消费者的项目(Brave,Kik等)会首先遇到这个问题。
还有很多项目都在研究“稳定币”,这有点像抵押外汇互换,但在价格极端波动的情况下,这些稳定币的效用将受到限制,因为它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3.ICO促成优秀项目
至少从目前来看,ICO不是理想的融资机制,因为创始团队与项目投资者的动机不一致,即使最谨慎的创始团队在产品面世前也很难有效分配数亿美元。
艾伯特·温格最近在一篇博客文章中鼓励建立针对后ICO治理的内部机制。今年夏天,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也在博客中阐述了单轮ICO的问题。
目前, 在明确的监管规则出台前, 通过ICO融资已成为热门趋势,而且从短期来看这是最理性的选择,但与互联网时代类似,如果没有强大的治理机制,这些项目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堪忧。
然而当炒作逐渐退去,投资者变得更加挑剔时,市场便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自我修正。当资本再次变得稀缺时,只需一个项目建立规范,其余项目则必须效仿,因为市场将会淘汰所有不遵守规范的项目。
4.治理悖论
这通常是分散的区块链网络最常面对的核心性问题。区块链网络如何制定规则?如果他们可以信任一个中央系统来制定规则,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区块链。
关于比特币扩容的争论恰好体现了这个问题,一些人认为分叉是通过对区块链网络进行自然选择来制定治理规则。
然而,通过分叉形成的竞争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强大的网络效应阻碍了竞争。依托于节点可能是另一种解决方案(例如R3),这可能会将用例限制在集中协议或由中央系统管理的分散协议上。
最终,随着社会学、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知识被大量应用,更高级的治理机制将会形成。■